从精神分析小白到“大牛”,我发现了性价比超高的学习方法
点击↑ 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
学精神分析,不读文献成不了“大牛”
2016年,我还是曾奇峰老师精神分析理论传播师班的一名学员,那段学习经历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件事是曾老师对与我同组的一位男学员格外“偏心”,甚至说那位男学员懂得比他还多。在我的理论储备还比较稀少的时候,男学员已经读遍了精神分析理论流派里大部分著作与文献,包括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克莱因与当代克莱因理论、菲尔贝恩与温尼科特为代表的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他还知道后经典时代拉康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理论。很多时候,他跟曾老师上课讨论的那些人名与想法,我完全没有听过。
他让我感觉文献读得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得到曾老师的提拔,让他变成了我们学员中间的“大牛”。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曾老师在这个课程里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模块,带领我们在36个精神分析重要词汇里任意选择一个做30分钟的讲演,重要词汇包罗了精神分析理论各个理论学派的关键概念。有的同学选择讲“潜意识”,有的同学选了“自我功能抑制”,有的选了“力比多”,有的选“自恋”……五花八门,我记得我选的是“反向形成”,一个关于自我防御理论的词汇。
我对这个课程模块印象深刻的原因在于,它让我第一次体验到可以有一个空间去谈那些在当时的我看来讳莫如深的“概念”。那是一种略带新鲜和兴奋的感觉,我们那群精神分析理论世界的小白像是得到了某种允许去表达内心颠覆权威的冲动。
我为了写那篇讲演稿查阅了与“反向形成”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深的浅的看了不少,现在看那篇讲演稿一定是浅显的,但是由查阅文献和讲演获得的自主感与兴奋感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有持续的动力进入到后期更为深入系统的理论学习中,且不容易被带偏。
读文献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者从内在完成派系认同、嗅寻与甄别可以与自己的思维形成融合并最终养成具有个人辨识度理论框架的必经过程,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每一位厉害的老师无不历经过这个过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临床理论成果与授课风格。
2
读文献帮助你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进入专业领域
读文献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帮助了解本专业领域内主要理论流派的内容和发展情况、历史沿革;
二是在了解的过程中,与前人在相应的理论主题上对话与碰撞,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逐渐积累并完善自己头脑里的理论模型与整体框架,由此真正地进入这个专业领域。
这两个目的并不需要多大的技巧去完成,而是当你开始去读文献时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事情,但一个从没有系统读过文献的人可能就不会有这种体验。
这个规律是由文献所具有的比较特性决定的,除了心理学,其他专业领域内阅读国外的文献也有这样的共性。心理学这个学科反映的更明显一些。
以第一期中德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算起,精神分析及其理论被引入我国至今约30年来,我们直接接触的多是国外译著,本土没有相关的一手理论学说,但本土有大量的符合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解释和治疗的病例与现象。我们自然地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临床上,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追问,这样的理论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能够被接受吗?
我最初接触文献也是参加UM心理针对专业咨询师设计的“深耕课程”,基本两周读完指定的一篇国外文献或是专著节选,读完还要求写出读后感,主要是弗洛伊德、克莱因、温尼科特、比昂的一些书籍文献。
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篇文献是弗洛伊德的《对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1909),这篇文献其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儿童精神分析的起源就是从这里开始追溯,但是弗洛伊德本人当时并未意识到他对这个案例的评述在儿童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意义。
我一接触很快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贫乏,对书中提到的“俄狄浦斯冲突”概念似乎知道,但又似乎不知道,无法产生自己的理解,更不用说写读后总结了。
后来我找到一个入门的方法,就是围绕着给定的文献,找出相关的其他的文献,二手的中文评论也行,相反观点的也行,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读,品味不同的观点,然后再结合自己有多少算多少的临床知识,写出对原文的重新理解,包含经过比较阅读后收获到的感悟,结果发现会在稿子完成后体验到通体舒畅的感觉。
当我在中美班接触到大量的外方教员提供的观点和论述时,我发现我开始有了自己对于某一项理论的偏好,比如对于青少年临床案例的工作重点,我认为美国的肯尼思·巴里什老师的理论非常接地气,他认为情绪是儿童心理治疗的基础,也是治疗师与儿童来访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重要媒介。他的理论体系整合了动力学与神经科学、依恋研究、认知行为疗法等系统化视角,也有很多有针对性的理解和策略。
我因此获得了接青少年个案的自信,慢慢将青少年个案逐步实践成我的主要一类来访。
回顾起来,我发现我的比较深度的个人想法与理解都是在读文献之后积累起来的。我发现其实很容易在读文献的过程中,体味到某个理论及其创作背景的迷人之处,也会发现它的古怪之处甚至产生抗拒和难以理解。
就像早期的弗洛伊德曾被他教过和分析过的人奉为领袖,而后他又与他们—荣格、阿德勒、费伦奇、兰克在精神分析的道路上分道扬镳。
我们只能在读文献中接触到这些争论、了解这些争论,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窥得全貌。我们甚至会被激起参与争论的热情,就像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在文字的二维空间里与老弗爷、克莱因、温尼科特进行对谈,然后带着满腹疑惑穿梭回来,继续属于我们自己的求知与探索。
我总结到这里,意外地发现,当初读小汉斯的案例的困难有多大,今天继续沉醉于理论探索的动力就有多大。
3
读文献需要有正确的打开姿势
读文献的确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
尤其对于刚接触文献阅读的人来说,很容易出现的情形就是翻开一篇,读完一遍,不知其义,然后放到一边,过去两天再读一遍,还是雾水满头,半懂不懂。甚至整篇读到后面,发现前面的文献已经遗忘了,于是只能翻回头继续再读,这还只是中文文献,那英文的原版……
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献被译成中文,文献带读也有了更多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去国外游学或是参加业内那些“中”字头课程等昂贵的几种方式。
UM心理推出的课程《精学文献馆》,走的就是大众而亲民的路线。课程以名师带领、在线直播的形式,配合学习群深度讨论研习的模式,重点打通阅读文献入门的难点,建立大家对于专业理论的深度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将专业理论运用于临床操作的娴熟度。
在我看来,名师带读对于文献阅读入门有不可估量的帮助,它的有效性在于:
创造一个体验通道,帮助我们透过晦涩的、“旧的”术语和包装,
看到理论概念的经验核心,
并用符合“当下的”语言情境和组织传导给我们,
帮助形成“新的”符合个体思维的理解和知识储存
这个储备越丰富,代表着我们内部可供临床使用的工具越多、功能越丰富。
项目组的老师是非常资深的一线临床老师,我曾经接受过付丽娟老师的文献写作指导。付老师告诉我,写文献阅读文章,实际上是一门翻译工作,需要付出细致的耐心,逐字逐句理解文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有时还需要还原文献作者主题背后的创作背景,避免因为晦涩、歧义而遗漏,并且用一种连贯一致性(写作者自己的风格)的语言转述出来。
可以设想一下,把已知的大量的未被我们阅读的文献比如一片待开采的油田,一个人东敲西打、单兵作战总归不如有开采经验的老师傅带领,加上团队成员协同作战,效率更高。
精神分析的每一种表述都是尝试理解和描述人类经验的某个侧面,或是心理活动的某个特点现象,每一种表述都是关于真实的人、人们组织经验的方式、人们生活中的困难、人们在于他人关系中形成与保持自我的努力。
参与文献阅读,更是与历史名家的另一种相遇方式,那么这次由业内的前辈带领,又有众多同好携手共修,所获得的收获一定超出你的想象。名师的一句话,有时是我们自己读半年书都体会不到的。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学文献的咨询师也成不了“大牛”。
作者:黄红玲